三是美国通过发行低收益率的国债的方式,以极低的成本回收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美元纸钞,以实现美国国际收支的平衡,从而为美元纸钞换商品的循环周而复始地进行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保障。
在为10万以上的人口规模供水的管道中,有30%的使用年龄到达40-80年。有人指出,未来技术、经济和社会变化莫测。
即使按照私有化的模式把公共设施转入有偿使用,也要先兴建后收费。但是,这派批评很难令人信服。可惜,到了2010年,当失业率超过9%时,交 通拥堵反而比2000年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久前耶鲁经济学家聚集一堂为美国经济把脉。这也使在明年大选前美国难以在基础设施问题上有任何大动作。
现在大修基础设施,根据的不过是昨天的模式。修复现有的供水系统,价格估计要在3350亿美元。占领华尔街的运动席卷全球。
从资料来看,BCI指数依旧支撑BDI上涨行情。几乎可以确定,这种乐观态度已经暗藏于中国政府既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中了。假设现在原物料需求依旧增加,但货轮供给增加而打坏运费市场,此时BDI波罗的海指数会下跌,当然运输股的股价也会跟着下跌,所以,运费高低的影响远比原物料的涨跌更是影响航运股获利的关键。难道,这种状况可以持续吗?当欧美国家进行所谓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时候,他们已经为即将发生的金融紧缩埋下了伏笔。
萨勃拉曼尼亚表示,按照恰当的指标衡量,中国在经济上已经与美国旗鼓相当了。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元被严重高估,人民币则需升值40%以上。
二、诡异的经济资料,奇怪的宏观调控波罗的海贸易海运交易所干散货运价指数(BDI指数)近期涨势迅猛,自8月初以来,BDI指数出现超跌反弹,累计涨幅73.4%。笔者认为,大萧条的出现存在着历史的必然性,大萧条是对经济畸形发展的必然修正。在分税制残酷的利益切割下,中央财政实现了长期快速增长,基本满足了中央财政的支出需求。傻乎乎的学者们还在争论,他们的争论只会误导平民百姓。
然而,现实非常残酷,当局不愿意进行财政改革,当然遑论税政变革,一些人唯恐天下不乱,他们竟然反复提出政改议题。我们的宁静,不是我们已经反思或行动,而是我们集体迷醉和麻木了。在全球躁动的过程中,我们异常的宁静。如今,衮衮诸公只好装聋作哑。
下一次,没有所谓的金融风暴,而是直接进入大萧条。在这狂欢的时刻,同时涌动着更加疯狂的移民潮。
当今中国,懂一点金融的人还是有的,精通财政的人才凤毛麟角。革命,是对大萧条的正常反应。
然而,毒瘾易染,去除太难。这算什么智库和学者?这就是一群优雅的匪徒。调整经济结构,这是一句已经说了很久的废话了。展望2012年的经济前景,很难寻找到一丝喜悦。扭曲,一直在不断地扭曲。其中,中国的经济结构的扭曲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2008年的金融风暴仅仅是一次预演。这是我们的盛世吗?笔者已经无数次着文了。
与东方观察家的看法完全相反,中东内部,正在连锁爆发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和内战。可能,用不了多久,一些国家的主权信用就会率先破产,一些主权国家的货币体系也会随之崩溃
占领华尔街的运动席卷全球。笔者注意到,中东没有爆发争夺石油的战争。
当今中国,懂一点金融的人还是有的,精通财政的人才凤毛麟角。中国所谓的房地产泡沫,不过是中国金融暴政的滥觞。BDI指数戳穿了一个中国式的谎话:所谓的宏观调控,就本质而言,不过是微观紧缩,也就是灭绝中小企业。中国几乎所有领域均被金融资本控制,金融资本的盈利已经严重侵蚀了一般产业的发展基础。
如果,将腐败也算是财政收支失衡的一种现象,那失衡的状况足以震烁古今。人民币加权平均汇价需上升21%左右,兑美元则需升值大约40%,才能实现平衡。
虽然这个指数以波罗的海作名字,但负责管理这个指数的波罗的海交易所却在英国的伦敦。全面危机必然进一步刺激金融紧缩,资本迅速从各个产业退出,导致企业破产和工人失业。
这疯狂,会导致什么样得结果?莫非,可爱的总理还有下一个四万亿刺激经济计划。治理财政,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之所在。
最后,革命的结果必然落实于财政。房地产问题有多大悬念?似乎也不用争论了。于是,大萧条就出现了。据传,当年为中国提供人民币与美元挂钩方案的也是这个机构。
笔者注意到,欧洲率先开始了紧缩财政的措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元被严重高估,人民币则需升值40%以上。
笔者已经反复说明了:真正的宏观调控,必然是基于财政结构调整的根本性变革。中东和北非的现象发人深思。
此文正是公布于2008年10月10日(可查阅FT中文网)。傻子也知道,搞地方债和卖地创收不可持续,必然留下巨大的社会隐患。